新聞中心
【摘要】
走過“十三五”,邁進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全國政協委員、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感慨良多:“我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創業,到現在40年了,經歷了改革開放的各個歷程,見證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奇跡。‘十三五’期間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,‘十四五’規劃意義更加重大,我國將邁入新發展階段,我們要把握新機遇,在變局中開新局。”
新希望從事著最傳統的行業,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肉禽奶等食品,從最初的鵪鶉、飼料到養雞、養鴨、養豬,再到現在的多元化、國際化,現已成長壯大為行業領先企業、跨國公司。但劉永好也坦言,面對互聯網、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,包括新希望在內很多傳統企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。“我們心里很明白,傳統企業要想在新時代有所作為,不被淘汰掉,就必須走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。但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基因不一樣,因此必須進行組織再造,應用新商業文明進行組織再造。”
那么,什么是新商業文明?根據新希望的實踐發展經驗來看,劉永好將新商業文明歸納為六點:包括法治精神、社會責任、以人為本、創新精神、“互聯網+”和平臺思維、國際視野等,這六點按照價值觀和方法論,又可分為兩組:
第一組是新商業文明的“價值觀三角形”:法治精神是三角形的頂尖,是貫穿公司管理和發展的核心價值觀,社會責任和以人為本是兩個底角,一個是對社會和國家的態度,一個是對人的態度,這兩者共同支撐法治精神的實現;第二組是新商業文明的“方法論三角形”:創新精神是三角形的頂尖,是方法論的核心要素,“互聯網+”思維(平臺思維)和國際視野是兩個底角,一個是基于互聯網視野,一個是基于地域視野,這兩者共同支撐創新精神的實現。
傳統企業轉型難度很大,轉好了市場還是你的;轉不好,就進了油鍋。怎樣才能保證不“轉”到油鍋里,“轉”到市場上去呢?
劉永好認為,首先就是要落實新商業文明的兩個三角形,然后實現“組織再造+數字化轉型”,而“五新”理念(新機制、新青年、新科技、新賽道、新責任)是組織再造的秘訣。近5年來,新希望的銷售、利潤、稅收都有年均20%以上的復合增長,主要就是在“五新”理念的指導下,完成了組織再造,激活了新希望的發展動力。
為了方便大家理解,劉永好把“五新”理念比作人體五個重要的組織器官:大腦、血液、骨骼、肌肉和心臟。新機制就是大腦,是人的中樞器官指揮全局,鏈接各部;新青年是血液,在人體中不斷循環,輸送營養和氧氣;新科技是骨骼,是支撐起人體的架構;新賽道是肌肉,是實力的主要體現;新責任是心臟,永不停息地跳動,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,這是企業發展和個人奮斗的永恒動力。
正是“五新”理念幫助新希望成功實現了“組織再造+數字化轉型”。新時代有新需求,在劉永好看來,傳統企業必須積極擁抱新商業文明,進行組織再造,才能真正在新發展格局下實現轉型,成為新企業的新商業人。
2021年是建黨一百周年,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,劉永好很激動也很期待,“這是歷史性的跨越。作為一名‘老農人’,未來新希望將持續為鄉村振興出力,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,加快推進農業產業鏈現代化。”
內容轉自:人民政協報
記者:孫琳
(END)
——
興源環境
智慧城鄉生態環保排頭兵
證券代碼 : 300266
——
發布 | 辦公室